关于绝(jué)甘(gān)分(fēn)少(shǎo)什么原因?

最后编辑时间:2023-09-28 20:17: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普通13岁学生,刚上初中,还没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家长就已经在为中考普职分流而焦虑,生怕孩子考不上高中未来前途尽毁。同样是13岁,运动小将崔宸曦已经拿到了亚运冠军,还打破纪录,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年龄最小的亚运会冠军。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滑板国家队阵容引发关注,清一色都是00后,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崔宸曦,今年还不到14周岁。没想到她不负众望,一举夺得金牌,18岁的曾文蕙紧随其后获得银牌。

  一位看比赛的网友忍不住直呼,亚运冠军居然和他儿子一样大。同样是13岁,一个已经在赛场上为国争光,一个在家写作业还磨磨蹭蹭,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崔宸曦接触滑板只有3年,其父亲就是滑板爱好者,父母都是从事体育类工作。他们不但重视女儿的教育问题,也非常注重体育锻炼。1岁多崔宸曦就接触了轮滑等项目,在体验过各类运动项目后,在10岁时父亲送给她一张滑板,她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从此无法自拔。

  有良好运动基础的崔宸曦第一次练习就感觉刻在DNA里的熟悉感觉回来了,训练很顺利,但是在大量练习的时候,依旧受了不少伤。每天训练时间都超过了8小时,一个动作可以练一晚上,摔倒100次只为成功一次。这才使得她,仅用3年时间就成为亚运冠军。

  崔宸曦为了比赛,训练时每个脚趾都不放过,这样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出来的动作。她虽然被晒得黝黑,但是性格很开朗,能看出她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并乐在其中,并不觉得辛苦。接下来她还要积极准备奥运积分赛,天道酬勤,崔宸曦未来可期。

  当崔宸曦享受亚运冠军的喜悦时,有操不完心的网友又开始担忧了。少年强则国强不假,但是崔宸曦正值上学读书的年纪,却花大量时间训练,势必会落下文化课。义务教育阶段虽说耽误了也无妨,但是明年还要参加奥运会,结束后再准备中考就来不及了。

  滑板运动员确实是越年轻越有优势,但是这也意味着运动生涯不会太长。万一20岁以后退役,不能参加比赛,又没考上大学可如何是好?

  还有家长觉得一堆00后小将,过早放弃学业从事体育项目训练实在不妥。这又不是青少年运动会,应该有年龄限制,18岁以下还是要以学业为重。目前奥运会和亚运会都没有年龄方面的规定,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打破世纪记录时也只有13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很多家长明知道孩子喜欢体育,或者在这方面有天赋也不敢让他们去尝试,生怕因此而影响学业。毕竟体育不能练一辈子,还是踏踏实实考大学以后考公务员更稳妥一些。

  就是因为家长这种心态,让不少学生浪费了天赋,上进心也备受打击,被迫学习家长觉得好的专业,毕业后早早就过上了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家长觉得这样很好,可学生却开心不起来。

  家长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成为体育生,主要是担心以后不能上大学、拿不到好名次以后生计都成问题。素质教育下,为了鼓励更多有天赋的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高校招生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对于在体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有机会被保送上大学,今年冬奥冠军苏翊鸣就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名额。可以说体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像两条平行赛道,无论走哪条路,都有机会抵达罗马。学生为何不选择一条自己更擅长的道路呢?

  除了升学问题以外,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中小学体育老师聘用办法规定,会优先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也就是说同样有机会进入体制内当老师。这些有运动经验的运动员,可以通过自身经验挖掘出更多有天赋的学生,这样素质教育方可形成闭环。

  各位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多了解新的教育政策,打开眼界,为下一代发展拓宽渠道,不要只盯着升学这一座独木桥。另辟蹊径,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