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江东去到底是怎么回事?
气象部门对全球海水温度的测量数据显示,阔别了三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将在今年卷土重来。“厄尔尼诺”现象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变暖,在洋流和季风的影响下会给全球范围内带来炎热的气候。
英国气象办公室表示,种种迹象表明2023年夏天的全球气温可能超过此前最热的2016年夏天,人们有可能在今年迎来历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到2024年,人类有可能第一次突破《巴黎协定》的提出的“升温不超过1.5°C”警戒线。
厄尔尼诺指数是科学家们监测全球海水温度形成的数据。“厄尔尼诺”现象上一次出现是在2020年,而在过去两三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全球气候处在“拉尼娜”现象之中(海水变冷导致气候降温)。不过在最近,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上升,预示着“厄尔尼诺”现象将很快卷土重来。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近日发布的厄尔尼诺现象观察报告预计,在今年5月至7月期间,“厄尔尼诺”出现的几率为62%。根据NOAA气象学家休瑞的说法,今年之内全球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超过85%。休瑞表示,“我们目前看到热带太平洋有大量的次表层海洋热量在积累,这些热量最终会涌向海面。”她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正在持续酝酿中,“证据已经非常清晰”。
“厄尔尼诺”现象会让全球已经在遭遇的极端天气更加复杂化,带来更多高温、干旱和山火肆虐的场景。去年夏天的热浪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而气象学者认为今年夏天的高温甚至很可能超过去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资深教授弗里德里希·奥塔表示,“随着厄尔尼诺不断增强,2023年夏天很有可能超过2016年夏天,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只要人类社会的化石燃料消耗无法减少,气候变暖的趋势就不会停止。”
从数据上看,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相当明显。从2015年到2022年这八年正好也是地球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八年,而且“巧合”的是,气温创下纪录的2016年正好也遭遇了强度很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欧盟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的专家测算后认为,2022年的高温在历史上排名第五,而且在高温之外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的气候灾难,比如巴基斯坦洪灾造成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不断融化的北极冰川海拔高度降到历史最低点。
气象学家们普遍预计,正在形成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不仅仅是今年的气温。“厄尔尼诺”增强的过程将一直持续,增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2024年全球很可能将迎来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气候研究专家豪斯法塞指出,科学模型预测今年秋季和冬季可能出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本次“厄尔尼诺”现象或使全球气温上升约0.2°C,明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将突破《巴黎协定》规定的气温警戒线,至少也会非常接近这一警戒线水平。
据联合国资料介绍,为应对气候变化,197个国家于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通过了《巴黎协定》,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巴黎协定》规定的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努力争取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
对于这个“1.5℃目标”,目前来看状况不容乐观。欧盟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的报告显示,即使不考虑今年大概率会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平均气温比起人类社会普遍进入工业化之前也已经上升了1.2℃。要想控制气温上升的幅度,就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现实是2022年全球碳排放量还在继续上升,所以要在短期内扭转气候变暖的趋势几乎不太可能。
为了努力实现“1.5℃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2050年全球净碳排放量为零的计划,而目前全球距离这个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据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报告估计,要想守住“1.5℃目标”,到2030年之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2010年基础上降低45%。截至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提交了具体的减排计划,根据现有资料估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10%。
通常来讲,“厄尔尼诺”现象会使全球气候模式趋于不稳定,灾害天气频发。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等区域可能出现干旱天气,而从太平洋中部赤道地区到南美大陆西岸可能降雨增多,意味着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可能出现洪灾。
恶劣的气候也会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压力。4月10日,菲律宾农业部副部长伊斯特佩雷斯警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该国的稻米供应。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增加到8.28亿人,自2019年以来累计增加1.5亿人。干旱和洪灾等天气会直接扰乱粮食生产秩序,而且气温持续升高带来的热力效应也会降低土壤肥力和粮食产量。受气温升高的影响,粮食作物的品质会下降,从而增加了粮食浪费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饥饿人口的数量。
气候问题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联合国甚至将气候变化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单一因素,水和空气的污染、瘟疫疾病、土壤退化等问题都能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示称,气温上升带来的冰川消融和海洋酸化的问题不容小觑。由于海洋吸收了气候系统中超90%的多余热量,温度升高将会导致海洋酸化加重,威胁着32亿人赖以生存的海洋资源。如果不采取措施阻止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问题,到2050年可能会有50亿人在一年中会有一个月以上面临着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
(责任编辑:管理)
- ·笺娇亡殊瀑到底是怎么回事?
- ·温泉街道开展管好“一扇门”配好“一根绳”
- ·苏家屯区首部街道志正式发行
- ·神魂颠倒(shén hún diān dǎo)背后的逻
- ·南方中证1000ETF
- ·有关重庆奥特莱斯周年庆又是什么梗?
- ·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技术创新
- ·2023年深圳消费帮扶直播带货节销售额超1063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缓推司法改革
- ·把搞错的名字改过来为何拖了5个月?中纪委
- ·会遇到变幻莫测的工作环境
- ·15万级SUV选车攻略瑞虎7PLUS新能源是明智之
- ·【聚焦】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 ·北京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
- ·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 ·顺铂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原因?
- ·还有上海农商行郑州银行招商银行等数家银行
- ·盘点国际四大名犬秋田犬上榜网友:怎么没有
-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 ·该药物最早由德国先灵公司研发
- ·关于饱经忧患(bǎo jīng yōu huàn)网友
- ·听说爱情回来过原唱到底是什么情况?
- ·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领会好运用好(深入学习
- ·有关邻(lín)洗(xǐ)为什么上热搜?
- ·延展电影IP价值是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 ·岁月剧情介绍究竟什么原因?
- ·关于失之交臂(shī zhī jiāo bì)看看网
- ·关于瑶瑶15岁外泄网友是怎么说的!
- ·基金公司直销APP“关停潮”未止人保资产宣
- ·有关庞蒂克火鸟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