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警|以笔为剑书写“警”色年华的陈智信

最后编辑时间:2025-01-25 13:48:5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每一座安宁的城市背后,都站着一群默默奉献的卫士,老警们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典范。当我们回溯公安历程,他们的故事宛如一条坚韧的脉络,贯穿时代经纬。值此第5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之际,特推老警系列报道。他们见证警界技术革新,从笔录手绘到数据刑侦;经历社会变迁,却始终把守护人民置顶心间。往昔大案要案中有他们挑灯夜战的身影,日常巡逻防控里留着他们关切目光。这些老警,用青春、中年直至暮年的接力,为我们点亮安全灯火,接下来,就让篇章开启,带您走进他们用岁月写就的荣光长卷。

  陈智信,1950年11月出生,2010年8月退休,中共党员,退休前为兰州市公安局政研室主任。40年从警生涯,历经户政、办公室、科通、联防、史志、政研等多个岗位,在各个岗位他总能“干一岗、爱一岗、学一岗、精一岗”,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走进陈智信的家中,简洁布置彰显着主人质朴的性格,墙上一幅幅昔日的工作照片,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沉浸于公安历史长河中的岁月。

  从热血青年到光荣退休,四十载从警峥嵘岁月,陈智信用坚定信念和无悔的青春谱写责任和担当,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奉献”,深深的体现他思想境界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与不懈。

  陈智信虽未冲锋在刑侦一线与犯罪分子正面交锋,但却以笔为剑,在其岗位上笔耕不辍,为记录兰州公安的历史、传承公安精神奉献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办公室工作期间,作为主官积极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经常带领大家深入各派出所精心指导帮助开展创建活动。在全体民辅警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创建工作成绩斐然。

  当谈及为何会选择在史志办工作时,陈智信目光深邃,陷入了回忆。“当时兰州公安史志工作较为薄弱,因我对历史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公安的历史是一座亟待挖掘和传承的宝藏。史志工作虽然看似平凡琐碎,却能为后来者留下珍贵的资料,让一代代民辅警了解兰州公安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光辉历程。”

  在史志办工作的日子里,陈智信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料的匮乏是最大的难题,尤其是早期的公安档案,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善,很多都残缺不全。“那时候为了收集一份完整的资料,常常要跑遍各个旧档案室查阅收集大量资料;走街串巷去拜访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听他们口述所见所谓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因为这都是历史和兰州公安工作的见证。”他说道。

  随即陈智信走到书柜前,为我们展示他任副主编编撰并收藏的史志文献及《兰州公安年鉴》。翻开一本本厚重的年鉴,仿佛打开了兰州公安发展的厚重历史和光辉历程。陈智信说整理史志资料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兰州公安的巨大变迁和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从最初简单的办案装备到如今的高科技手段,从传统的侦查模式到信息化的办案流程,兰州公安一直在与时俱进。这些变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一代又一代公安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编写兰州市志公安篇,他四处寻访当年的亲历者。“很多老人年事已高,记忆也有些模糊,但我一次次地耐心询问,从他们零散的回忆中拼凑出那段珍贵的历史。有时候一天下来,说得嗓子都哑了,但只要能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谈到退休生活,陈智信笑着说:“人虽然退休了,但心还在公安史志这边。有时候还是会翻翻以前收集的资料,总觉得还有很多故事没有写出来。”他还经常与年轻的公安干警交流,将自己对公安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传递给他们。“希望年轻一代能了解过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条件,把兰州公安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继续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

  作为公安老前辈、老领导,对于兰州公安的年轻民辅警们,陈老也传授了他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想干好公安工作,尤其是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多样,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年轻人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公安工作本领才能满足工作要求。新时期史志工作更需要耐心和细心以及对公安事业的热爱。要深入挖掘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用生动的文字和照片视频资料让公安历史鲜活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安工作背后的故事,从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

  采访接近尾声,阳光轻柔地洒在陈智信的脸上,他那饱经风霜却依旧坚定的神情,宛如兰州公安精神的生动映照。他在每一个岗位上的付出与坚守,为兰州公安的历史传承绘就了绚丽篇章,也将持续激励着广大公安民辅警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续写兰州公安新的篇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