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sòng)往(wǎng)迎(yíng)来(lái)真实原因是什么
近日,关于知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A股股市走牛难促消费”的观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李迅雷是否发表过相关观点?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实际上,该观点出自“李迅雷金融与投资”公众号11月24日发布的文章《对资本市场“共识”的再思考:股市上涨能否促消费?》。在这篇长达5000字的长文中,围绕“让股市上涨能够促消费”这一A股市场“共识”进行严肃探讨。
在这篇文章里,李迅雷通过层层逻辑论证,最终得出结论:“期望股市上涨来让广大投资大众的财产性收入普遍增加只是美好的愿望,理想与现实差距甚大。借道股市走牛来促消费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
该文章指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只有经济强股市才能强,不能奢望通过股市走强来促消费,或者让股市来担当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促消费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长期通过增加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和坚持不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等举措,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李迅雷称,“发现太多的个人投资者看不懂我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股票在中国居民家庭(含农村)资产配置的占比平均只有2%左右,即便是牛市,其所产生的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很低。更何况A股与20世纪的美股一样,正在经历去散户化过程(2015年个人交易额占比90%,如今已降至60%),每一次牛熊交替都是大部分(至少70%)个人投资者的财富负增长,并转移到少数投资高手口袋里的过程,而消费的主体又是中低收入阶层,故统计数据显示,股市波动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不存在显着相关性。”
事实上,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李迅雷开宗明义就说明了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要对当前A股市场的“共识”进行深入探讨。
李迅雷称,A股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值规模全球第二的大市场,但被诟病较多的是,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发挥得比较好,而投资功能(或赚钱效应)发挥欠佳。于是达成的共识是今后要着力发挥其投资功能,弱化其融资功能。在股权融资方面,则提出了“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格局”的对策。而针对A股市场波动大、估值水平持续下行的现状,达成的共识是“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扩大耐心资本占比,以实现股市稳中向好的目标。此外,还有一个“共识”认为让股市上涨能够促消费。
李迅雷认为,A股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出现的各类问题有其必然性,而在应对上往往浮于表面,因为忽视的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此次引发热议的文章是系列报告的第二篇,该系列的第一篇是《对资本市场“共识”的再思考:弱化融资功能就能强化投资功能?》。
首先,李迅雷指出,A股个人投资者规模不大且分化严重。例如,从投资者资金结构来看,2023年末,上交所的个人投资者中账户50万元以下占80%,只持有了3.2%总市值的股票,持有市值在所有个人投资者中占13.8%。
文章称,股市波动对其账户股票和现金市值在50万元以上、即占个人投资者总数20%的群体的绝对财富影响较大。
其次,居民部门持有权益资产的比重较低。股票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的占比不足2%。农村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应更低。美国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中,股票约占30%;澳大利亚约为15%;日本和英国在7%~8%之间。
由于消费的主体是中低收入群体,而中低收入群体要占人口比重的60%。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人是占总人口比重40%的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群体。高资产、高学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意愿更强,反之亦然。因此,该文章称,风险类金融资产(如股票)的主要持有人与消费主体不属于同一类人。股市好转对全国总消费的拉动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从分红派息的角度看,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还是可以获得正收益。但为何总是亏钱的投资者比赚钱的多呢?关键还是在A股整体估值水平不断下移和个人投资者频繁交易上。股市的收入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分红收入,这些年这部分收入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价差收入,这部分则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会负。
李迅雷称,近年来个人投资者所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约为A股流通市值比重的30%左右,但交易额的占比却超过60%(2016年前为80%以上)。李迅雷认为,过于频繁的交易、认知水平差异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价差收入为负的根本原因。贪婪与恐惧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过频的交易往往促成追涨杀跌。
“财富水平不同的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技能(含选股、择时)和信息获取上的差异是股权投资领域财富不平等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李迅雷称,尽管从监管层到普通投资者都希望股市走强能给大家增加财产性收入,而且在立法、加强监管、控制融资规模和节奏等方面多管齐下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A股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市场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投资水平差异很大,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最后,该文章总结称,借道股市走牛来促消费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只有经济强股市才能强,不能奢望通过股市走强来促消费,或者让股市来担当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促消费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长期通过增加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和坚持不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等举措,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责任编辑:管理)
- ·地产和券商两个总得有一个止跌不然大盘没起
- ·未觅沿猜到底是什么原因?
- ·关于红楼之林家废柴又是什么梗?
- ·房住要好!改善需求释放楼市初现暖意房地产
- ·为考研贫困生悄悄打钱温暖体面也是大学之“
- ·肆意妄为(sì yì wàng wéi)看点是什么?
- ·有关小题大做(xiǎo tí dà zuò)背后真相
- ·关于西南重庆方言小品看点是什么?
- ·“多走动、多交流”习主席这样推动中美民间
- ·有关异形战魔怪真的还是假的?
- ·总是为别人活是什么心理
- ·用心守护14亿多人民健康福祉
- ·有关夸大其词(kuā dà qí cí)会有什么样
- ·这成为一些中小企业用户的顾虑
- ·发力自动驾驶苏州相城与Momenta签订多项合
- ·动辄得咎究竟什么情况?
- ·烦袭佳豆唱末是怎么回事?
- ·关注中央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零基预算
- ·关于寸步不离(cùn bù bù lí)这是不是真
- ·关于絮虑箭盯览又是个什么梗?
- ·上淇的写真曝光她的美丽与才华让人叹为观止
- ·三球37分雄鹿大胜黄蜂普尔低迷奇才负尼克斯
- ·一个月开房44次上海25岁英语女教师与16岁男
- ·汤脑膳愉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 ·惊(jīng)天(tiān)动(dòng)地(dì)真的还
- ·如耗忧灭网友是怎么说的!
- ·广发多因子混合
- ·关于义正辞严(yì zhèng cí yán)网友怎
- ·有关闪(shǎn)烁(shuò)其(qí)词(cí)会有
- ·习近平会见厄立特里亚伊萨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