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沉陷区长出“绿色财富”

最后编辑时间:2024-11-07 19:48:1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濉溪县五沟镇北湖南村的恆丰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裡,400余亩连片的稻田披上了“黄金甲”,一串串稻穗颗粒饱满。伴随着农户的欢声笑语,收割机往来穿梭,空气中弥散着阵阵稻香。不远处的300亩鱼塘,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三五成群的白鷺觅食、嬉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裡曾经是沉寂的採煤沉陷区,杂草丛生、荒无人烟。”农场负责人冯飞告诉记者,在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充分利用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将沉陷区“升级”為绿色沃土,孕育出口感香甜糯,富含硒、钙元素的绿色食品——“五沟香”牌大米,畅销沪苏浙等地。

  淮北位於安徽省北部,地处华东地区腹地,是全国知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煤电基地,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建市64年来,為国家累计贡献原煤12亿吨,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因採煤沉陷土地42.8万亩,其中耕地约19万亩,被列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稳扎稳打、久久為功,“一区一策”推进採煤沉陷区治理,创新“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电力和生态农业,年发绿电量5.98亿千瓦时,產值4.6亿元,平均亩產水產品450公斤,带动失地农民每亩获得租金收入600元以上,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以高水平生态修復治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系统治理採煤沉陷区22.77万亩,治理率53.7%,形成可利用土地9.1万亩,全国领先。淮北市入选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获评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

  日前,在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採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淮北市作典型发言。(肖干 王守明)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