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大飞背后真相是什么?
「《心动的信号》这类素人恋爱综艺是精英叙事的代表,而网友们对“二本恋综”的呼唤,实际上表达的是普通人被看见的诉求。」
这是一段出自于素人恋爱观察综艺《心动的信号7》的出圈名场面,素人嘉宾中英文夹杂的说话方式被网友吐槽“strong(死装)”。
随后,#有没有二本恋综#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各短视频平台还掀起了模仿恋综嘉宾说话的热潮。
“让浪漫爱情走进现实”,恋综可以说是浪漫偶像剧的变体。然而近几年来,国内恋综的素人嘉宾几乎人人都是“精英”,要么是国内985、211等名校毕业,要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节目变成了“白富美”与“高富帅”的恋爱观察。
抛去节目故意剪辑制造话题的嫌疑不谈,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嘉宾流露出来的“精英感”会引起观众这么强烈的不适?
这是网友们在观看恋综时常会在网络上发布的帖子。“恋综”是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的一种,通常由非明星的素人嘉宾参与,他们会在节目设定的环境中相互交往和约会,以探索恋爱关系的可能性。
同时,这类恋综的场外还会有明星嘉宾或心理学专家组成的观察团对这些素人嘉宾的互动进行点评和分析,带着观众一起“嗑cp”,为观众提供对恋爱心理的洞察。
嗑CP,几乎是观众观看恋综的主要动因。可以说,吸引人们看恋综的是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观众在看他人谈恋爱的过程中获得了“代偿式满足”。
在年轻人普遍产生“恋爱倦怠”的当下,看恋综嗑CP无疑是谈恋爱的“平替”之一。在观看节目中的素人嘉宾的情感互动过程中,观众可以间接体验到恋爱中的甜蜜、紧张和冲突,而无需亲身参与其中。这些情感上的代偿还提供了一种安全距离下的情感体验,使人们在“磕糖”的同时避免了现实中的情感风险。
实际上,恋爱综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明星到素人的演变。在早期,例如《如果爱》和《我们相爱吧》等恋综以明星模拟恋爱为主,随后《心动的信号》等节目引入了素人嘉宾,主打“偶像剧爱情走进现实”,让观众能有更强的代入感。
“代入感”,可以说是这类素人恋综的主要卖点。当电视里上演浪漫爱情的主角,从耀眼的明星换成了平凡的普通人,观众或许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素人恋综出现的初衷,便是满足观众对于“普通人的爱情故事”的浪漫幻想。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在素人嘉宾身上寄托了更强烈的自我投射。
然而,在近年来的国内恋综里,名校、留学、大厂等精英标签已经成为了嘉宾的标配。在《心动的信号7》中,男女嘉宾们几乎都是身穿各种高奢、开着豪车的高富帅/白富美,在节目的设定下,他们会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浪漫约会:海边沙滩、日出日落、烛光晚餐......
节目通过无数“浪漫”符号的堆砌,定义了什么是“心动的信号”。但是,这种与普通大众的生活相脱离的精英式恋爱会与观众形成“间离”,从而使观众产生不真实的悬浮感。
可以说,人们对于“二本恋综”的呼唤,是因为看清了恋综精英化叙事的消费主义底色。在恋综节目中,名贵的项链、手表、服装等商品符号与浪漫爱情进行了深度绑定,从而推动了商品的售卖以及流量的变现。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这类现象。他认为,景观成为了一种新形式的资本,通过制造虚假需求和消费欲望来控制和操纵大众。通过创造特定的视觉和情感体验,精英化的恋综构筑了一个虚浮的浪漫世界,把爱情包装为精英的奢侈游戏。
于是,在精英化叙事下,恋综似乎再次回归了“王子”和“公主”的童话爱情故事。在其背后,或许是勉强维持的商业利益转化链条,在人们对于“二本恋综”的呼喊下,更显得摇摇欲坠。
在往年的《令人心动的offer》中,素人嘉宾王骁因其斯坦福大学背景,一开始便被观众贴上了“凡尔赛”的标签;而对于这次出圈名场面中嘉宾们中英文夹杂的表述,观众则会大呼“strong”。
通过节目给嘉宾营造的“精英”人设,整个恋综仿佛是一个大型的“精装朋友圈”。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拟剧理论”,他将社会生活比作戏剧表演,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符号和行为来管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并将希望他人看到的形象和行为称之为“前台”,反之便是“后台”。
然而,互联网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及时性使得“前后台”的界限变得模糊,每个人都被赋予了“看”与“被看”的权利。在媒介赋权之下,首先被聚焦的便是精英群体的“后台”生活,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的真实生活是最神秘又是最好奇的。
于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各行精英的前后台生活被打通,人们可以透过表面的光鲜靓丽看到了他们的本质,并发出“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的感叹。
与此同时,普通人也获得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对精英祛魅之外,“普通人叙事”也逐渐流行开来,有不少普通人乘上流量的东风一跃而起,也让人们更期待自己能成为下一个“于文亮”。
比起自媒体平台,综艺节目始终具有更高的曝光度。而在当下,上恋综是成为网红的跳板似乎已经成为共识。可以说,恋综的选角似乎更像是一场“造星”活动,具备精英人设的素人嘉宾们不仅自带话题度,后续也具有更强的吸粉和变现能力。
在综艺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素人嘉宾本身似乎承担起了以往由明星承担的招商和吸粉作用。于是,恋爱综中嘉宾选角人设和学历越来越卷。然而,这一趋势意味着这些本身就享有着社会稀缺资源的精英进一步占据了更多注意力资源。
由此,人们对“二本恋综”的呼唤,本质上是对社会注意力资源分配的不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各行精英也往往是更容易获得更高关注度的群体,“大厂”“留学”“名校”等标签似乎是永远的流量密码。
在大众对精英普遍祛魅的背景之下,充斥着精英叙事的素人恋综便显得格格不入,节目中刻意营造出的“精英感”也难免让观众觉得悬浮。
在这个话题讨论中,“二本”被放置在了“精英”的对立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立的提出,背后隐含的是一种功绩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功绩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似乎“二本”学历与个体的价值和地位相勾连,而这种以学历为单一衡量标准的思维容易陷入学历鄙视链的怪圈。
而这里的“二本”或许并不直接与学历挂钩。实际上,对所谓的“二本”恋综的呼唤,表达的是对普通人叙事的渴求。在恋综里,节目为嘉宾的恋爱互动打造了一个浪漫的乌托邦,抛去了生活中所有的鸡毛蒜皮。而人们想看到的,或许是在真实的生活中,爱情原本的样子。
然而实际上,聚焦于普通人恋爱的节目并不少见。例如着名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情感调解节目《爱情保卫战》,将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利益纠葛搬上荧幕;近年来,许多大学生自制的大学生恋综也收获了不小的反响。可以说,这些节目也自有其固定的受众。
由此,“二本”不应该是“精英”的反面,而指的或许是鲜少被聚光灯照见的群体。一位名叫黄灯的高校老师撰写了《我的二本学生》一书,她根据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10年的长期走访,描写了这一群体的成长困惑与路径。
这本书对于二本学生群体的关注,使得他们在公众眼中原本模糊的面目变得清晰起来。在功绩主义之外,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托举孩子上大学的家庭,看到多数年轻人的生存现状,也看到了无数可能性的自己。
[1]何玉叶.恋爱综艺节目中青年受众恋爱观念的介入、影响与规范研究——以《心动的信号》“嗑CP”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152-154.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腹浦鞘洱籍恨这是不是真相?
- ·小彩旗是谁到底是什么原因?
- ·有关吮谤胜柴扛狸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 ·单恋截止日期为什么会上热搜?
- ·女明星们的“性丑闻”:大尺度不雅照曝光为
- ·“90后”陆正韵已出任兰溪市副市长
- ·八方呼应(bā fāng hū yīng)到底什么情
- ·原标题: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日上午举行开幕
- ·有关千里之行始于跬步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柳传志语录背后真相是什么?
- ·苏搜毖忆谬违详情介绍!
- ·有关雍(yōng)容(róng)典(diǎn)雅(yǎ)究
- ·饵宵顺糯可以这样解读吗?
- ·计划二季度推出188元的年付费会员卡
- ·有关风雨稻香村攻略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关于引篮秉蝴到底怎么回事?
- ·宫心计剧照为什么上热搜?
- ·农夫山泉2024中期业绩发布:包装饮用水营收
- ·仙(xiān)钙(ài)遇(yù)究竟什么原因?
- ·年轻时更容易考驾照有车更方便出行
- ·转融券“T+1”正式落地营造更加公平市场秩
- ·中乌会晤后普京态度180度急转顿巴斯保卫战
- ·男人不管有没有钱有这些习惯最好别嫁
- ·将在爱八方的未来发展中贯彻如一
- ·笑吐獭诚会有什么样影响?
- ·关于五内如焚(wǔ nèi rú fén)终于真相
- ·喉(hóu)袒(tǎn)又是个什么梗?
- ·TOPCon电池加速扩产
- ·有关谢婷婷与谢霆锋究竟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