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失毫厘又是什么梗?

最后编辑时间:2024-08-29 20:24:0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前天官方宣布,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青岛、长沙、郑州、西安、沉阳、合肥、福州、厦门、济南、宁波、无锡等22个城市,开展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三项制度试点。

  2014年,官方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允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然后按月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直到去世。去世后,保险公司有权依法处分抵押的房产,处分房产所得将优先用于偿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房养老」。

  当时出台这个文件的背景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刘易斯拐点出现,现行的社保盘子撑不住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到2035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或将耗尽。

  逼急了,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名义,2022年4月,《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印发,相关部门又出一招:在社保、职业年金之外,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即所谓的养老金三大支柱。

  在我们这里,判断好坏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依据:是鼓励甚至逼你做,还是要走后门才能做或者干脆限制。前者大体上可以断定是坏事,比如发钱打疫苗之类;后者大体上可断定是好事,比如一年只能换5万美元外汇。

  2006年,上海就发生过震动朝野的社保大案。社保资金被挪用、滥用,导致陈氏良宇这样高层的官员被查处,进了泰城。

  前些年基建狂魔搞的那些东西,比如铁路、公路,当然也包括海量的房产,有多少是建筑垃圾,业内早就发过预警。如果财政状况还好,那就每年大修一次。可现在公务员工资都列入保障项目,哪有钱花在这上头。

  有懂行的朋友说,国外确实有这个基金,但管理规范严格,每一笔支出都有明账、公示。反观我们这个「房屋养老金」看似跟国际接轨,但基础根本就不成立,只怕又是个特色「创新」。

  大暗后期,有个着名的「由检死弯」。为了镇压流民,只能向农民加税以发军饷;农民受不了税只好加入流民,税率上去了、税基下来了、流民反而增多了。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