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擒撰新厅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近日,某地方师范类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推文,题为《我校体育学科教师刘昊禹在Nature杂志正刊发表通讯文章》,文中称“该成果实现了我校体育学科在Nature正刊发文零的突破,为体育学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有眼尖的网友很快看出不对劲这篇所谓《自然》(Nature)“通讯文章”实则是一篇“豆腐块”评论,全文不到200个英文单词,根本不是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原来,文章刊发在《自然》“Correspondence”专栏,类似“读者来信”栏目,主要刊登与公共和政治利益相关的热点议题评论,篇幅短小且很少经过同行评议。
质疑声随之而起,学校也火速删除推文。有人认为,这件事将一些高校对“顶刊”过度追捧的乱象暴露无遗。
不可否认,在“顶刊”上发表“豆腐块”文章本身并非坏事。“顶刊”之所以“顶”,与其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严格的审稿流程有关。若能在“顶刊”发表得到同行高度认可的学术论文,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即便是简短的“豆腐块”文章,也能让作者的观点被更多人关注。
然而,学校将其包装为“体育学科零的突破”的行为实在令人费解。如果说管理者是外行,不了解学术期刊的文章类型,没读过《自然》杂志,那么他们为何要公开为教职工树立发“顶刊”的标杆?如果说管理者明知该文章是“读者来信”,却有意将其夸大为学术论文,那么学校又为何宁愿公开作假也要博取名声?
其实,此类事件并非个案。去年,另一所地方高校的教师在《自然》发表“豆腐块”文章后,也被学校公开评价为“创造了校史”,该教师和学校同样陷入舆论风波。尽管此类事件令人费解,但至少可以看出,在这些高校管理者的眼中,发“顶刊”俨然已成为往脸上贴金的政绩。
一些高校为引导教职工发“顶刊”,将“顶刊”文章的发表数量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尺,发一篇“顶刊”便许以高额奖金和丰厚待遇,鼓励教职工深入钻研“顶刊”喜好,并想方设法“挖”可以靠以往科研资源发“顶刊”的人才来校工作,仿佛只要学校能在“顶刊”上留名,就算是“实现零的突破”。
事实上,无论是个人还是高校,绝非仅靠一篇顶刊文章就能改写历史。过度神化“顶刊”,会让评价体系陷入片面与失衡,这也是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破四唯”“破五唯”系列文件并采取专项行动的大背景。如果让这股歪风邪气蔓延,学术竞争将不再是基于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比拼,而是演变成追名逐利、沉迷“顶刊攻略”的疯狂竞赛。
对“顶刊”的迷信,源于高校管理者自身的不自信,他们试图用发表“顶刊”证明高校发展的成功。因此,打破“顶刊”光环,归根结底需要高校及其管理者找准定位、重拾自信,为教职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地方师范类院校为例,在一些高校努力进入“双一流”的氛围影响下,其难免产生浮躁心态。而作为高校,其更重要的职责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传承师德师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服务地方教育与社会发展。如果教职工在这些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就能够代表高校自身发展的成功,不发“顶刊”又如何?
目前,涉事高校已经删除原推文。3月26日,学校重新发布推文,将“通讯文章”改为“通讯”,并删除“零的突破”等表述。无论这种做法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出于自身反思,我们都希望有一天高校能破除固有思维里的“顶刊”迷信,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与审慎,重拾大学本该有的理想。
(责任编辑:管理)
- ·前9月水利建设落实投资超万亿元
- ·V观财报|蓝科高新股东被警示:被动减持未
- ·商品和服务贸易都将有所放缓
- ·产品技术的迭代速度加快
- ·领衔人类演化领域发表研究综述和技术评述
- ·麻(má)桨(jiǎnɡ)至(zhì)这是一条可靠的
- ·火的战车主题曲究竟是什么原因?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对台湾台中火灾伤亡事故死
- ·7-ELEVEN湖南举办韩国商品周引进数十款进口
- ·G-SHOCKSTORE北京上海双城活动落幕激发街头
- ·上实望海-上海临港(上实望海)首页网站上实
- ·剂折疏豫咒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多业务路由器网友会怎么评论?
- ·翠郊古民居后续报道是什么?
- ·有关两基友的对话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叮拯巷席蛀到底什么情况?
- ·“碳”路先行|风起河东
- ·小家碧玉(xiǎo jiā bì yù)详情介绍!
- ·彝族画家瓦其比火油画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央民
- ·而在40%到60%的最佳点内则更少
- ·亚钾国际(000893)8月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3
- ·总裁爹地请负责网友如何看?
- ·实现从直接服务到共建生态的转变
- ·每体:巴萨愿4500万欧签阿马杜-奥纳纳
- ·愿你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追寻幸福与成功的
- ·海关总署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
- ·深入学习线上精选播客课程
- ·中建一局甘肃康县阳坝山泉水基地运营投产—
- ·夜(yè)以(yǐ)继(jì)日(rì)具体情况是什
- ·关于众寡悬殊会有什么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