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对其稿费的态度符合现代版权法其家属子女无继承权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26 21:04:1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关于数额问题,2004年,香港的研究者披露其稿费余额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1967年10月前余额为570万元,文革中又增加了7000多万元,至2001年又增加了5500多万元。这个说法的来源,研究者称来自2004年第9期《党史博采》和《党史文苑》,而这两本刊物主办方分别是河北和江西省委的党史研究室,它们的信源则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直机关工委。

  这条消息引起很大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按照毛主席着作的天量发行量,1.3亿元的稿费并不夸张;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毛主席一心为公、艰苦节俭,不可能为自己积攒下这么多财产,不但认为不可信,还认定发布1.3亿元消息的人是故意抹黑主席形象。

  2008年7月25日,中国红色旅游网刊登了对毛主席生前管家吴连登的采访录。据吴连登老人回忆,至毛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其全部稿费余额共计124万元,到1983年底为157万元,多出的33万元为存款利息。

  除了这两种说法,并没有任何直接来自官方的说辞,最权威的毛主席稿费管理机构及其主管部门都没有任何声明。

  关于毛主席稿费的归属问题,毛主席生前曾多次对汪东兴说,他的稿费属于人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日常生活中,当工资不够花时才动用稿费。此外,还用于救济、补贴、馈赠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党史文苑》称,解放后毛主席曾拿出二十二万元给七位党外知名人士,其中对章士钊、王季范二人的赠款得到吴连登的证实。1920年4月,章士钊曾募集了2万元给青年毛泽东,以资助新民学会成员赴法勤工俭学;王季范则是毛主席的表兄,也是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老师,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主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吴连登证实毛主席每年拿出2000元稿费送给章士钊和王季范,以报答两位先生对他的慷慨资助。

  经吴连登证实的稿费用途,还有毛主席1972年给贺子珍、江青、李敏、李讷每人8000元,作为生活补贴之用。

  另外,吴连登还证实了汪东兴对他讲的一件事。汪东兴说:“我只记得毛主席跟我讲过的,他老人家说:‘江青以为我要死了,要办后事了,向我要15万元,我给了她3万。’”这笔钱也出自主席的稿费。

  吴连登曾在主席身边工作12年,对毛主席有很深的感情。很显然,他认为毛主席遗留下1.3亿巨额稿费的说法严重损害了老人家的形象,是对老人家的公然抹黑。他说:“有人说,在文革中全国都没有稿费了,就毛主席一人还有稿费,好像他在搞特权,以权谋私,拿了亿元稿费,这完全是弥天大谎、胡说八道。毛主席一生最痛恨腐败、反对特权,从来不搞特殊。”

  实际上,不只是吴连登反对用“亿元稿费”来抹黑毛主席,全国热爱毛主席的亿万人民也无法接受毛主席有“亿元稿费”的事实。

  早在吴连登出面辟谣之前的2007年12月12日,知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就在《南方周末》发文《毛泽东稿费再思考》,其中回忆了刚粉碎“四人帮”后的一件往事。他说,“我至今清楚记得我头一次听到‘毛主席的稿费’这个说法时的惶惑和震惊,那是在1976年底,全国正在开展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政治运动。据材料说,江青的罪行之一是去毛主席那里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毛主席的安宁和健康,她为了过奢侈的生活,索要毛主席的稿费,毛主席被纠缠不过,从稿费中拿出几万元钱给了江青。”他还形容说,“数万元稿费”这个说法,对我以及我的同龄人犹如“五雷轰顶”。

  当时的人,连几万元的稿费的说法在感情上都不能接受,更不用说“亿元稿费”了。所以从对毛主席的感情上讲,我更愿相信吴连登的辟谣。

  但是,124万元和1.3亿元只是数量上的差异,并不是性质上的差异,从对毛主席的感情上讲,我对124万元也是不愿相信的。我更希望有更权威的官方对124万元稿费进行辟谣,还毛主席一个清白。

  毛主席对自己的稿费问题始终有正确的态度。毛主席曾对汪东兴同志说,这个稿费是党的稿费,老百姓的稿费。对于汪东兴问“那您的孩子怎么办”,毛主席答:“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为人民服务,人民给了他们的一定的待遇和报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毛主席的子女严格遵照主席的教诲,从未提出继承稿费的要求,是值得赞许的。有关部门也未让其子女继承主席稿费,也是符合毛主席的遗愿的。不过,如果毛主席的子女后代生活上有困难,也理应得到国家的帮助。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