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④丨去有风的地方——202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风从岭

最后编辑时间:2024-09-26 13:37:1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风,是大自然的低语。去有风的地方,就是去聆听那些未曾言说的故事,感受生命的无限可能。踏上旅程,追逐风的足迹。那里有风的诗篇,每一缕都轻轻诉说着过往与未来的温柔交织。

  在光影交错的探索中,一群满怀梦想与热情的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历经两年精心创作,在广阔的海滨风光和深厚的人文背景下,捕捉稍纵即逝的美好与永恒。他们以镜头为笔,心灵为墨,绘制出一幅幅记录人类文明进步与人与自然故事的画面。

  今秋,这16位摄影师携其精心创作的海边风景人文专题摄影作品,跨越千山万水,相聚于历史悠久的山西平遥,共赴202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璀璨舞台。

  在这里,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探索、发现与自我表达的故事,它们共同编织成一部关于广东海边风景与世界人文情感的壮丽史诗。

  对于每位摄影师而言,他们的专题创作不仅是个人摄影技艺的精进之旅,更是携带艺术梦想与灵感,深入日常生活,与民众心灵深处产生共鸣的过程。

  摄影在这里超越了地理与时间的界限,他们从广东的海边启程,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正如《一千零一夜之梦》这样的专题,它们成为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的重要桥梁。

  罗海燕女士,这16位“追风”摄影师之一,也带着自己的摄影专题——《家乡那片海》参加此次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的海岸线公里。世世代代的疍家人,以勤劳着称。他们依靠捕鱼为生,日复一日地在这片海域辛勤劳作。捕捞上来的小虾,经过反复翻晒,逐渐变成干制品,而小虾皮中蕴含的鲜味,则随着阵阵海风,飘散到四面八方。

  罗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题材,但是都是关于岭南方面的,比较丰富。讲的是岭南的各种民俗,有大海的一天,比如早上看日出、游人在这里游玩、渔民拉网,还有渔民晒虾皮等等这些活动。”她翻动着自己手机相册,热情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看,那边的滩涂。潮起潮落,留下一道道水痕,美极了!”

  在罗海燕的镜头中,看到的更多是渔民辛勤劳作的身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渔民所展现出来的朴素的身影,让家乡的那片海成为了“纯粹”的代名词。

  谈及摄影,罗女士表示,自己是一名教师,摄影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此次来参加大展,希望能把自己家乡海边的故事以照片形式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她直言,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表示会用相机记录下这些记忆。

  与罗海燕同行的其他摄影师们也用自己的镜头诉说着自己的家乡——岭南,希望把岭南的风吹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地方。他们的作品,独特之处在于那份超越表现的洞察力与创造力。每一幅画面,都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再现,更是摄影师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与深刻反思。

  踏上前往有风之地的旅程,并非是为了追寻某个确切的答案,而是为了沉浸于生命的绚烂与多彩之中,体验那份纯粹的美好。在平遥古城的见证下,共同感受这份来自岭南的浪漫与深情,让摄影成为连接内心与外界的桥梁。

(责任编辑:管理)

上一篇:演员张蓝心并不陌生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