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或不补真是个问题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28 21:08:3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为禁绝假日补课,每到开学或放假的“关键时刻”,有的地方或下红头文件,或动用重典——“凡在职老师补课者一律严办”来约束老师。

  补课真的有用吗?难道清华、北大的那些学子们都是补课补出来的?答案当然不是。记者认为,补课对最好的和最差的学生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有效果的可能是学习处于中间的这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课堂上认真听,下来做做题巩固一下,自习课上再把不太懂的东西问问老师,这样就可以了。如果家长总觉得别人补,咱不补就会落后,结果钱花出去不说,孩子们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大脑得不到休息和释放,可能还会越学越糊涂。

  那不补课行不行?恐怕不行。家长首先不会同意,现代社会升学、就业压力这么大,放松了学习可不成。教师不会同意,面对教材难度大幅度提升、奥数思想渗透进数学试题等新内容,不要说工人、农民家庭辅导孩子有困难,知识分子家庭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再加上学校升学排队等众多压力,教师们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多数学生也不会同意,仅拿英语来说,以前要求大学本科毕业掌握5000个词汇量,现在高中阶段就要完成,不加班加点学怎么行?

  其实,就普通百姓而言,反对的不是补课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而是反对补课导致多收费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一城市校长曾担心补课会遭到学生和家长反对,记者建议不收费试试。当时正值春节,补课多日,不仅略无批评声音,还获得家长及社会好评。而在大多农村地区,超计划授课、补课更是家常便饭,尤其临近中考、高考,学生课时多被分作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四段,一周近二十八段,安排的满满当当。学生披星戴月,教师诲人不倦,社会司空见惯,彼此间相安无事,不作猜忌。

  此外,假日补课不仅是一笔经济账,还是一笔政治账。当人们津津乐道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时,补课收费却在掺沙子。以初中为例,被免除的学杂费是130元左右,看似少花钱了,但补课却收了数十元,甚至上百元。补课又为国家在全力推进教育公平的惠民政策上埋下了一个不公平的祸端。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