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开辟农村信用建设新局面

最后编辑时间:2024-12-08 15:12:5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为发展普惠金融,振兴乡村经济,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破壁”协作,夯实信用体系“基础桩”。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致力于做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连心桥”,与县域人民政府、金融机构深入扎根乡村实地调研,深挖农户生产、信用状况信息,多维度量化评估,结合抚顺市县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1案4表”评定规范,搭建稳固长效机制框架,明确责任分工逐级审核。“1案4表”以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和农户信用示范户工作经验为基础,对评选对象采取原则定性、指标量化方式制定明晰的金融守信(示范)企业、农户评选标准,从基本信息、信贷历史、社会声誉、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维度进行量化,便于各级机构评选操作,同时确保评选结果真实、准确。加入村干部考核评分及农户荣誉量化分值,发挥村干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优势、荣誉示范引领农民信用意识作用,推动金融守信户、信用村工作覆盖更多乡镇,惠及更多的诚实守信农户。两年来,抚顺市县域完成11000余户诚信户信息采集工作,发放贷款13000余笔。

  “深耕”宣传,播撒信用意识“希望种”。秉持“信用育人、服务先行”理念,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引领金融机构深耕信用宣传阵地,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宣传工作,借助乡村、集市、企业等多元场景,开展系列惠民便民利民的宣传。在辖内125家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设置云查询宣传台,安排专人引导群众云查询服务,便于群众及时了解信用情况,引导群众关心自身信用问题,实现信用意识从弱到强的蜕变。注意巩固阶段性成果,对入选的金融守信(示范)农户、企业颁发证书,借助媒体扩大信用体系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突出入选对象的示范效应。

  “立制”严控,拉起信用资质“跟踪链”。建立对入选对象的信贷投放跟踪机制,跟踪各参与金融机构对入选企业与农户的信贷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按季度对金融守信(示范)农户、企业信贷情况进行统计,确保各项信贷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提升入选对象的信贷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引入对评选对象的年审机制,即在次年重新考核入选对象的评选资质和信贷资金使用、偿还状况,不符合标准的对象取消其授信(示范)资格,确保入选质量和评选的可持续性。信用户与信用村数量持续增长,两年来抚顺市县域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0余户,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000余笔,金额近10万元;新增信用村76个,发放贷款金额近6万元。

  “创新”赋能,贯通动产融资“活水渠”。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立足县域产业发展融资困境,引领辽宁新宾农商银行、清原农商银行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推广应用为抓手,推出适用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同时瞄准特色产业脉搏“对症下药”,大力发展生物活体抵押贷款业务,为生物活体引来信贷活水。破除牛活体抵押在产权登记等方面的阻碍,拓展了农牧业户的融资渠道,增加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激活融资增长点。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