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

最后编辑时间:2024-11-14 19:27:0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為指引,坚持与时俱进,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善治之路,推动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领事,筑牢前沿阵地。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始终,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压实书记抓基层治理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开展“温暖星期一”书记大接访活动,把解决基层治理和群眾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為重点,及时回应解决群眾反馈问题,做到群眾诉求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困难群眾进行慰问,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完善多元解事,為民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创新“党建+网格”运行模式,把党建、平安建设、民政、文明创建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按照“包村(社区)领导+支部书记+网格员+村民”的治理模式,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网格员通过“建群、入格、进户”,将网格服务阵地延伸到群眾家门口,打通服务群眾最后一米,成功实现“需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培育多元调解队伍,鼓励引导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休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五老”队伍参与基层治理。

  推行礼让和事,突出德育為先。将六尺巷文化中的“谦和礼让”融入村规民约中,让做人处事有尺可依,促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养成。深入开展一系列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新风的行动,把“和為贵”理念贯穿“千万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马庙村推行治理积分制,将平安建设、见义勇為、移风易俗等列入“正向积分”,将违法、失信等列入“负面清单”,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群眾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用“小积分”兑出基层治理“新动能”。(詹宇婷 文/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