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豆(dòu)逆(nì)吮(shǔn)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最后编辑时间:2024-04-13 19:44:3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今年2月,揭阳练习舞狮的小女孩遇见舞狮队员,后者“情不自禁”为女孩敲锣擂鼓助威;不久前,汕头小女孩遇见英歌队员,前者“情不自禁”手拿英歌槌加入巡游表演互动。

  揭阳小女孩林熙悦,大年初一在自家商店门前箱子上练习舞狮时,恰好一支刚刚结束演出的舞狮队乘车经过;热爱英歌舞的汕头小女孩庄恩琪,几天前恰好在路边目睹了一场英歌民俗文艺巡游。

  于是,听到熟悉的舞狮鼓声响起后,林熙悦小朋友更加热情投入表演,而等待红灯的队员们则自发地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看到巡游队伍的那一刻,庄恩琪小朋友就跟着鼓点,挥动英歌槌,跳起英歌舞……

  几乎都是即兴发挥,然而双方却配合默契。“同道中人”街头的邂逅,无关年龄已然令人愉悦,而这场遇见关乎“前辈”与“后生”的代际传承时,互动表演变得更加动人。

  且看,红灯变绿,舞狮队离开现场时,小女孩林熙悦面向舞狮队的“低头三甩”,有一说是表敬重前辈、感谢捧场之意。

  天地君亲师,中国人的一大传统信仰。在林熙悦的“低头三甩”中,人们欣喜于传统文化的新老传承,更感动于学艺之人的谦逊节制、重礼致雅。这是技艺的传承,更是艺德的传承。

  比如,舞狮队已经邀请“小狮子”林熙悦到舞狮队参观学习,尝试合作演出。4月10日,小恩琪也收到玉和兴英歌队的邀请,和队员们一起参加训练。

  根植于岭南大地数百年的醒狮文化和英歌舞均流传于江湖民间,凭借丰富的精神内核和顽强生命力吐故纳新,传承至今。

  狮头昂起、英歌响动,正因为有了一代代人“传帮带”,它们才能成为刻在岭南人血脉之中的集体文化记忆,历经岁月洗礼而焕发生机。

  而被称为“活着的非遗”的英歌舞,近年来也陆续进校园、进社区,越来越多年轻人和娃娃们加入到传承者的队伍中。

  不论是汕头英歌小女孩,还是揭阳舞狮小女孩,巡游的互动,街头的邂逅,两场浪漫的遇见,无一不在书写着传承之美,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管理)